这么多年来,我每次讲教育相关话题时,都会被问有关孩子练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问题。刚开始学乐器的时候,孩子通常都很喜欢,因为想要学习。但是渐渐地,他们越来越不愿意练习,每次在家里练乐器的时候,都会跟家长有很多拉扯和情绪。很多父母会问我:
“当初是孩子自己要学乐器的,但现在他不喜欢了,我是否要让他坚持,不能随便改变主意?”
“坚持让我更痛苦,该不该让孩子放弃?”
“每次学东西都半途放弃了,孩子是不是就不懂得坚持,不会有毅力了?”
我在不同的书籍里也写过有关练钢琴的文章,谈到我自己学钢琴的经验,我的孩子们学乐器的经历,还有其他跟激情有关的文章。虽然我分享过很多观念上的内容,但是我从来没有好好地写过如何通过兴趣来帮他们练习,并帮助他们培养情商和毅力。更重要的是,我在元宇宙课程里强调过家长如何在孩子练习乐器的过程中赋能于他们,让成就感成为坚持练习的驱动力。最后涉及到的重点就是,如何分辨孩子对这个乐器有足够的兴趣和激情而坚持下去,还是没有而放弃。
上周我们去一个朋友家住了一个礼拜。我在孩子的钢琴前面看到了妈妈给他画的这张图片:
我非常的兴奋,因为这位妈妈非常精辟地总结了学习一首新歌曲的过程,还有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在元宇宙课程里也分享过,刚学习新歌曲和技巧的时候是练习乐器过程中最艰难的阶段。所以我们要跟孩子强调的就是,TA需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我们需要跟孩子约定的“练乐器”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重复曲子的次数。这位妈妈的图片不仅帮助孩子们接受这一点,更在情绪管理上给了一条能行的路。
理念是理念,关键在于执行后的效果。我知道问父母不准,所以直接问了这个男孩:“妈妈的这张图片对你有帮助吗?”男孩点着头跟我说:“非常有用!以前每次从老师那里回来,我开始学习一首新歌曲的时候,妈妈陪在我身边跟我练琴,我都会难过地哭,妈妈也陪着很累。现在她会拿一支铅笔指着图片问我:‘你现在的感受有哪些?’要是我指出一些负面情绪,她会接着问我:‘那你想要用什么方法来面对这些情绪?你想要练习吗?还是你需要休息?要不要出去散步一圈?’我处理好我的感受,学会了新的歌曲,我就会感觉很 happy,就像这张图画讲的。”
这个男孩说对他最有帮助的就是了解他会感到难过,而且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他只要通过一些他自己能控制的行动,些就能期待自己学会一首歌曲,然后体验到好的感受。有了好的期待,他就更容易忍受负面情绪,知道这些情绪不是永远的,因为他以前体会过图片最上面的快乐情绪。
听了男孩的分享,我去问妈妈的感受。她说画这张图片的时候,自己已经快要崩溃了,想让孩子放弃。但是她做了这个挽救的行为,没想到现在孩子练琴不再是让全家人都惧怕又厌恶的事情了,而是大家都能忍受,甚至偶尔一起享受的事情了。我很兴奋地获得了她的允许,翻译了她的图片,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安慰和鼓励!
首先,左边的第一行让孩子知道,学习一首新歌曲的目标是要“过关”,那就是从头到尾顺利弹完。不一定没有错误,但是能够按照节奏弹完。
再来,练琴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刚开始学习新歌曲的时候,因为大家不熟练,手指头的肌肉也还没有建立“肌肉记忆”,而且弹出来的曲子也肯定会很难听。这种笨手笨脚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但是大家要接受,刚开始学的时候,这些感受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些感受。
那么,孩子要如何才能“过关”,体验图片上面的幸福感 呢?孩子能看见唯一的渠道就是反复练习!如何练习?这位妈妈给了两个建议,那就是重复练习弹错的部分,再来就是听从妈妈的纠正建议(因为妈妈也会弹琴)。我在陪伴孩子练乐器时还会建议第三步,那就是当自己累了的时候,可以弹一些自己擅长并喜欢的部分或曲子,用这些满足感来给自己充电。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愿意白白地自找罪受,每周固定地去忍受这些糟糕的情绪呢?
那是因为当我们学会了这首曲子,我们会享受到这首歌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这就是练习乐器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当孩子学会了一首歌曲后,他所获得的自豪感、快乐感和享受,是否足够让他继续忍受学习下一首新歌带来的难受?要是不够,那就要在孩子学会以后再决定放弃。
我的老大凯文在小学的时候非常认真地学习了一整年的国际象棋。他赢到了学区冠军后就跟我说他要“退休”了。我很惊讶地问他:“你不想要继续学习国际象棋吗?难道不好玩吗?”他说:“即使赢了,我也不再享受这个游戏了,所以想去玩别的游戏。”我们也乐意地接受了这个说法,毕竟兴趣就是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精神的良药。要是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不够多,就没必要勉强,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活动。
在练习新歌曲的过程中,图中蓝色的这一行就特别的重要。我们都知道开始学习时的感受是下面那些词描绘的,但是学会后会带来上面那些词描绘的情绪。这种正确的期待会给自己带来驱动力。如何让自己从“下面”走到“上面”呢?除了上面的练习,当孩子们练习的累了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处理方式,比如散步或深呼吸。这两件事对缓解挫败带来的情绪特别有帮助。我们也可以从图片里看到,当我们处理好了这些感受以后,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 乐观、感恩等心态能给我们更多力量去继续练习。
在你使用这张图片以前,我想说,这是这个男孩的感受。当妈妈采访妹妹的时候,听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词汇:
从妹妹的词汇来看,每个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哥哥用散步和深呼吸来放松,而妹妹则是求助和洗脸。从这个家庭的案例也能看出,在摸索训练孩子的方法时,家长不能全盘复制别人给的方法,而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表达方式来建立训练机制,因为在一个孩子身上有用的机制不一定能打动另外一个孩子。哥哥和妹妹是差两分钟出生的双胞胎,他们都有这么大的差异,何况不是双胞胎的孩子呢?
无论孩子们练习的是钢琴、小提琴,还是打网球、做家务事,或者其他需要学会技巧的事情,当我们帮助他们疏导新挑战带来的负面情绪,鼓励他们练习,带领他们进入心流区域,感受到的满足感,他们学到的将不仅是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调整期待、管理情绪,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坚持到最后的成就感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和驱动力。这种自我践行能力能使他们勇敢学习任何新的、难的、陌生的技能。成功体验带来的“YES”会成为对放弃说“NO”的驱动力。
要是孩子从这件事得不到足够的享受或满足感,他可以在学会以后释然地离开。不是因为他不足,而是因为他会了,但是选择其他更能满足他的活动。
谈到驱动力,我就想到,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讲,玩乐器的驱动力不仅是成就感带来的自豪,还有跟其他伙伴一起演奏出美好歌曲的享受。马克·吐温说:“快乐要被分享了才真实”。当我听到这个女孩子拉小提琴时,就问她是否愿意让我用钢琴伴奏,跟她一起演奏这首歌?她很兴奋地答应了,结果妈妈就给我们录了下来。大家听了以后都好兴奋,尤其是这个女孩子!
在旁边看我们的哥哥突然被激励到,他就用英文字母给妹妹标出《奇异恩典》的旋律。我们大人在院子里聊天的时候,他们趁机排练了一下,然后兴奋地跑过来,递给我们他们亲手制作的邀请函和门票,邀请我们在离开以前听他们的“演奏会”。
我们很惊喜地发现,兄妹俩在巨大的驱动力下迅速练会了一首新歌,并且一起合奏,结果就是这首美丽的歌曲。
爸爸妈妈感动地坐在那里,赞叹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看到兄妹享受合奏的过程,也看到了组建家庭乐队的可能性!其实,“林家乐队”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演奏得不一定专业,但是我们绝对享受音乐!
祝福孩子正在练习乐器的家庭,在一路上充满享受和美好!
同时,在元宇宙家族合力养育课程群里,刚好有一个这样的有关钢琴的交流。这也是探索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上台表演的焦虑的一个对话,希望对需要陪伴孩子面对演奏情绪的家长们有所启发:
学员妈妈:亲爱的们,琴行推荐的钢琴大赛,16号老师刚发通知的时候,我就问过女儿,她有点“社交恐惧”,直接拒绝了。今天去上钢琴课,老师也建议她可以去练练胆量。但是我好说歹说也说不通她。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让“打死我也不去”的胆怯有所突破呢?
我已经把佩蓉老师跳印度舞的视频发给她了:
这是琴行的活动。之前一个琴行,很少给她这种演出的机会,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钢琴老师还挺看重她。不给她压力,不期待她获奖,只是给她机会练练胆量。
佩蓉:妈妈愿不愿意也跟孩子一起出场,自己在台上也演奏一个简单的曲子?可以参考《困难任务规定》和这四个视频:
学员妈妈:这个我做不到!不知道老师能不能参与。
佩蓉: 要是你无法跟她一起做困难的事,鼓励她上台,不如考虑一下你们母女可以一起接受的挑战来训练胆量。除了表演以外,也有很多其它的选择。我上面的视频里都是可以考虑的挑战。
我鼓励父母以身作则的,习惯性的迎接困难的任务。相信孩子看到了也会模仿你的榜样,鼓起勇气的挑战自己。
欢迎关注并转发: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