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蒋佩蓉

我就是那个蜘蛛侠(一)


2020年12月20日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父母的诅咒会往下传好几代,但与此同时,祝福也会往下传千代(申命记 5: 9-10),因为我认为父母辈的诅咒不应该让孩子来承担。但是看了这个图片以后,我很感慨的明白了,因为这就是我一生中都在学习的功课。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给我们的不全都是负面的东西。我跟为千在我们的书里面,分享了很多我们父母传递给我们的美好传统。今天我分享的这些自己的案例,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我原生家庭的全部,今天我所分享的,只是我尽力不往下传给我们的下一代的那部分。


在我的文章《挽救婚姻的7个转折点》里,我描述了我如何因为改变了一些婚姻里的不良习惯,而挽救了我的婚姻。就像图片里的蜘蛛侠一样,我要分享一些我为了挽救我的孩子这一代,而改掉的原生家庭传递给我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因为内容比较多,我会分成两篇文章来分享。



1. 压抑负面感受或情绪


我对父母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因为我感觉他们很难接受我的负面情绪。在我与为千一起写的《十分婚姻》这本书里,我描述了一个现象:叫做情绪纠缠。


一些人的家庭关系很不健康,纠缠不清。如果家人之间没有清楚的个人情感界线,当别人不快乐的时候我就会内疚,觉得这都是我的错,是我让他不快乐了。相反,我不快乐时也会怪罪别人,认为:既然你已经替我做了所有的决定,控制了我的生活,当我不快乐了,你就要负全责。 -- P. 27


我母亲习惯于跟我倾诉她的各种担忧和压力,也经常跟我倾诉她对我父亲的不满。父母对我倾诉他们对配偶的不满,想要我站在他们这边对付另一边,但我却开始承担起他们的不快乐,觉得他们不快乐是我的责任。因为母亲跟我的互动里有比较多这类的内容,这让我觉得我不能让母亲的生活更艰难。因此我只会把我的好消息告诉她,而不会分享任何负面的消息或感受,因为我觉得她无法再承担更多的坏消息。我在家里一直扮演着好孩子的角色,也不断的用我的成就来让我的父母高兴。要是我有负面的情绪,我会压抑在心底,想办法自己处理掉。我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忙碌,来逃避自己内心无法面对或消化的负面情绪。多数的时间,我习惯用爱情小说里的虚幻世界来逃避,借此忘记现实世界里很多我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我进入婚姻以后,我发现我无法用忙碌的工作逃避了,因为我的丈夫期待亲近我,不想要一个情感链接不上(emotionally unavailable)的妻子。这对我的挑战很大,因为亲密关系难免会产生很多的摩擦,从而带来一些负面感受。我在原生家庭里培养的习惯,就是把这些负面情绪压抑下去,不表达出来。这也会阻碍我们夫妻之间的沟通,因为我会逃避表达我的真实感受。久而久之,这些压抑下去的情绪,就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爆发,反而产生我无法控制或预料到的伤害。


这种因为压抑情绪而导致的爆发,迫使我学会及时表达我的感受,不能因为害怕真实的我会伤害对方,而不及时的表达和处理。我开始学习停止担心别人的感受,先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我发现:当我学会诚实的表达我的感受,并且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我就能开始学习如何去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他们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这个过程不简单,但是当我想到,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能有自由和安全感去表达任何情绪,我就知道:我需要在我的婚姻和家庭里,营造一个情感界线清楚、接纳任何感受、每个人为自己的感受承担责任的环境。


现在,当我们夫妇间有让我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时,我会先跟为千说:“你刚才说的这句话让我感觉受到攻击了,我有点愤怒了。请让我先冷静5分钟,想一想以后再回来回复你。“ 当我冷静下来以后,想好了要如何表达我的需要,以及如何回应他的话语背后的需要,用“我”句子来代替“你”句子,我们不但不吵架了,反而更亲近了。(想要了解沟通技巧的朋友们,可以听听我的《夫妻关系-良好沟通,方能琴瑟和鸣》这门课,学习如何表达自己。


直接跟我的配偶解决问题,也让我改掉了跟为千吵架的时候,去找孩子们倾诉的不良习惯,我更不会找孩子做我们之间的裁判。这也给孩子们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让他们看见我们如何解决彼此之间所产生的冲突。那么,当他们兄弟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些沟通方法就都能派上用场,而不是依赖我们去做他们的裁判。


同时,当孩子们来跟我抱怨爸爸的时候,我的内心也不会因为对为千累积或压抑的不满而站在孩子这边,反而是帮孩子们理解和尊重爸爸,看见爸爸对他们的爱和付出,减少他们对爸爸的抵触。为千也会在孩子不尊重我,或跟我顶嘴的时候管教孩子,警告他们不能这样对待他最爱的好朋友。


以前,当孩子们做了坏事以后,我会因为情绪崩溃而大声吼孩子们,因为我需要收拾烂摊子,这让我觉得很抓狂。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会先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去冷静一下,然后再回来处理这件事。请你给我5分钟,我好一点以后,再回来跟你说话。你也在这个时间想想看你要怎么收拾这件事,好吗?“


这个新习惯帮助我不会在怒气下伤害配偶或孩子,而是先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表达出眼前的需要,并在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以后,再回去理性的沟通和处理问题,为冲突和争吵降温。



2. 用自己的失望来让别人改变

每个孩子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用父母的负面情绪,加上孩子对父母认可的渴望,来要求孩子做一件TA不想做的事,从而让TA成为一个“乖”或“听话”的孩子。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在家里一直都是最听话和最负责任的大姐姐。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发现我也会使用我的负面情绪来操纵孩子、让他们听话。在我跟为千一起写的《十分婚姻》这本书里,我形容了一个现象:叫做情绪勒索。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很看重人情,但人们之间却缺乏界线的概念,常常使家庭变成了身份不清、情绪纠缠、为彼此情绪负责任、用情绪操纵或勒索对方的环境。 P. 129


苏珊·福沃德对此做了一个总结:“情感勒索,就是两个不安的人用不恰当的方式互相取暖,却又让彼此受伤。” p. 29


当我们家庭里的行为是以别人的脸色或当时的情绪为标准,而不是以一个统一的规则为标准时,我们的家庭就会成为一个以情绪勒索为主的人治社会,而不是一个以家庭规则为主的法治社会。因此,为了使我的孩子不跟我学着用他们的负面情绪来操纵我或其他人,我们在举行家庭会议的时候订立了《林家规则》,用规则来管理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我和为千。因此,当我情绪失控而向孩子们大声吼的时候,我也会向家人道歉,然后心甘情愿的接受情绪失控的后果,拒绝为了维护我的面子而不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样,当我的孩子在情绪失控时,打了哥哥或弟弟之后,他也会愿意接受家庭规则里已经事先制定,并且大家都同意了的后果。在一个法治家庭里,规则之下人人平等,大家都能获得保护和安全感,不会被情绪比较强烈的人绑架去做不公平的事。



3. 因为无法跟别人说“不”而牺牲了最亲近的关系

我们辅导过一对夫妇,他们彼此很相爱,也很爱孩子。他们来找我们辅导的原因,就是丈夫时不时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在家里摔东西,把一家人吓得瑟瑟发抖。我们刚开始都以为是丈夫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因为丈夫对于自己的情绪失控也感到很羞愧。


但是,当我们更深了解他们过去的经历后,我们发现妻子的父母就住在他们家附近,并且经常干涉他们家里的生活。长辈不事先打招呼,什么时候想过来就过来,然后还会给一堆建议,要求他们改这个,做那个。因为妻子很孝顺,所以经常让自己的父母打断家里的计划,也经常不跟丈夫商量,就接受父母在财务上的帮助。


丈夫是一个好好先生,因为想要尊重岳父岳母而一直不吭声,但却把自己在家里缺乏地位,长期不被尊重的不满压抑在心里。他认为自己的这种感受是不对的、是缺乏爱心的,所以也不敢要求妻子在这方面为他牺牲什么。但是情绪的存在是有理由的,也迟早需要出路的。因此这种愤怒就会时不时的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爆发出来。


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是:妻子无法对父母说“不”,因此无法为保护家庭生活而建立健康的界线。这种对界线概念的缺乏也延伸到了生活的其它部分,因为这位妻子也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容易牺牲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去帮助别人。为了孩子未来健康的成长,我们鼓励妻子开始学习跟她的父母说“不”,从设立固定跟父母见面的时间开始,并且不让他们在这个时间以外、没有事先征得先生的同意而闯进家里来。再来就是拒绝父母在经济方面的各种支援,因为这些支援会伴随着很多的期待、以及对这对夫妻教育孩子的干涉。


妻子发现问题以后,开始坚持和父母只在周末那天见面,其它时间都安排好事情,跟他们说不方便让他们过来。家里的大门也换锁了,钥匙也不给他们。要是她父母不先打招呼就过来,她也不会开门。再来,她也会在每次父母给她钱的时候把钱还给他们,并说他们不需要钱。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妻子的父母非常伤心,但是渐渐的适应了以后,就知道尊重他们了。


妻子短暂的痛苦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什么呢?她发现丈夫从此以后不再乱发脾气了。孩子们也越来越亲近爸爸了,因为他不再突然生气了。家庭里的气氛也变得欢乐起来了。


妻子也发现:当她鼓起勇气对父母说“不”以后,她也更有勇气对其它人说“不”了。孩子们跟我们说:以前妈妈整天都愁眉苦脸,感觉压力很大。但是现在妈妈开始开心了,也经常笑了。


有关建立界线需要面对的担忧和痛苦,一位妈妈在经历之后,是这样跟我说的:

@蒋佩蓉 谢谢您教导我们立界限,让我可以鼓起勇气和我的教会立界限,和我的父母立界限,和我的丈夫立界限……当我这样去尝试的时候,真的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尝试的,因为我当时真的不知道结果会如何,我会不会永远失去我所拥有的这些宝贵的人际关系……我内心的恐惧和犹豫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但我还是去尝试了,我感觉我的生命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我不但没有失去这些关系,反而能够比之前更自由地去爱他们!


是的,建立界线的过程会让双方都经历痛苦,但是也会让双方都开始经历主动相爱的自由和喜悦。



4. 接纳并尊重别人对自己说“不”。

“羞愧感”不同于“健康的羞愧”。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羞愧感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羞愧感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为不太好”,而羞愧感是“我不好”,两者大不相同。

-- 约翰、布雷萧,《家庭会伤人》 ​​​​


对别人说“不“很痛苦,但是当别人对我说”不“的时候,我会感觉我本人被拒绝了,而不是我的要求碰到对方的界线了。我成长的环境是以批评和责备为主的环境。这种家庭氛围在我的内心培养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羞愧感。因此,当别人批评我的时候,我会迅速听话,因为我不想让别人发现并确定我所知道的那个事实——我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在我的书《丰盈心态养孩子》里面,有关“谦卑的魅力”那一章里,我说:


小时候,我读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她生来很笨。有一天,她发现了一颗神奇的小药丸,能让她变聪明。不过,这颗药丸是有一定有效期限的,但那位小女孩对此并不知情。她经历了一段非常顺利的时间,这期间她如有神助,什么难题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终于有一天,这颗神奇的小药丸失效了,她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甚至连最简单的题目都答不出来。


我一路走来,始终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小女孩,也是生来就有些笨的,但机缘巧合之下,吞食了一颗能让我变聪明的神奇小药丸。然而,这颗小药丸总会在某一天失效,我苦心经营的这个骗局终将会被揭穿,我会自己本来的面目。不知怎么回事,这种担忧真真切切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始终挥之不去。


这种自我质疑感就是潜藏在我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深深的质疑,也是我的羞愧感的来源。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我不允许自己需要别人,也不让别人有机会对我说不,因为我会把这种拒绝当成是一种对我本人的拒绝。我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姐姐和领袖,却从来不让自己有去依赖另一个人的需要,因为我无法承受别人对我的拒绝。这也是缺乏界线意识的另一面,那就是无法理解并尊重另一个人的界线。


这种“优秀领袖”的面具,对我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很有用,但是当我进入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以后,这个面具就成为了巨大的障碍,因为我需要学会尊重家人的“不”,而不把他们的界线当成对我本人的拒绝、关系的断绝,或是对我权威的威胁。他们说“不”只是因为他们的界线意识在健康成长,值得我庆祝和尊重。当我把家人的“不”跟他们对我的爱拆分开以后,我学会了尊重对方的“不”,也学会了尊重自己的“不”。


孩子们小的时候,尤其是2岁之后,开始进入建立界线的敏感期时,说“不”成为了家常便饭。刚开始,我发现需要对付自己被孩子的“不”冒犯的感觉,也需要对付因为孩子们说“不”,使我感受到对我个人的拒绝,而去惩罚孩子的本能反应。我学会了尊重孩子这种对于自己是跟妈妈不一样的个体的探索,也开始学习用儿童心理学的眼光来庆祝孩子的健康成长。


今年暑假,凯安从美术学院回到西雅图实习,但是一直闷在屋子里让超级外向的他很抓狂。他开始用自己的发型做实验,自己剪自己的头发。当他发现自己的头发被剪得乱七八糟以后,干脆就把头发剃光了。这种发型难看极了,让他很伤心。头发长了一点之后,他又忍受不了,想要动手做点什么,于是跟我说:他想要染自己的头发,但是只染一半,看看效果如何。我建议他等到头发长一点以后再去好好打理,而且要全都染成一种比较深的颜色,这样看起来比较稳重。


他跟我说“不”,坚持要马上染。这让我很抓狂,因为一直能看到他发型的人是我,不是他。但是我尊重了他的“不”,并问他我能如何帮忙?他让我帮他把头发的一半染成同一个颜色,这样比较好看。我忍住了自己的反感,帮他染了一半的头发。结果发现他是对的!我觉得他的头发不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怪、那么可怕,反而挺好看的。


当我学会尊重孩子们的“不”,我们之间的距离就拉得更近了。



5. 先牺牲自己,却因为耗尽了自己而爆发

从小到现在,我一直很喜欢看一些伟人的传记,也经常被那些为别人牺牲的伟人所感动。我一直梦想着能成为那种为别人牺牲的伟人。当我成为了妈妈,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能为孩子牺牲一切的伟大妈妈。我对那些整天只是忙着美容、休闲和购物的富有“全职太太“很不屑。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妈妈的我,认为母亲既然是那么伟大的使命,就需要我付出伟大的牺牲,做一个神圣的”圣母“。


但遗憾的是,这种伟大的抱负很快就让我崩溃了。我经常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睡眠和健康,然后会因为自己累病了、或是体力透支了以后,而大声吼家人,我的大发雷霆把孩子们吓坏了。我发现先照顾好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最伟大的母爱。孩子们最需要的不是我这种“抹掉自己的牺牲”,而是一个能以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孩子,去营造一个轻松、欢乐和自由的家庭氛围的妈妈。


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不是优裕的经济条件或是自己伟大的牺牲,而是快乐的家庭、以及父母美满的婚姻。只要孩子的心里有这些情感资本,就不怕以后会没有出路。如果家长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就需要背负这些成人的重担,也要用他的人生来回报这种牺牲。 那么,这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感纠缠和情感勒索。 P. 153,《十分婚姻》


当我学会了照顾自己,我也学会了:孩子“无私”的起点,是从他获得了保护而得到的安全感开始的。当朋友们带着孩子们来我们家玩的时候,我会先让我的孩子们提前选出自己最爱的,不愿意跟别人分享的东西,然后帮他们收起来,放在一个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之后,他们就会很乐意的邀请小朋友们进到他们的房间跟他们玩,并跟小朋友们分享他们的玩具。


这就是为什么《佩蓉的妈妈经2》的第一章“我商”里面讲的重点是:“空杯子倒不出任何东西”。自我照顾不是自私,而是照顾好家人的起点和基础。










欢迎关注并转发:


2,22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תגובו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