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写在前面
我在北京的美国朋友一家人跟随我们的脚步把他们三个孩子也放在当地学校就读。他们被一个美国媒体采访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他们也是因为看到我们三个孩子的成长而想要他们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当地学校教育经历。针对这个采访,我邀请了我们三个孩子跟我对话,分享他们自己对在北京成长的经历,回顾,和反思。我相信对于世界各地的第三文化孩子会有比较深度的共鸣和启发。要是有朋友对采访文章和我跟孩子们英语原文的对话有兴趣,我可以破例在这几天整理和发布英文版的文字。
我刚发了一篇有关第三文化孩子的采访《别让孩子在异国成为孤独的“局外人”》。在我的公众号左下角有一个“教育管教电子用品”菜单,里面有一个“出国留学”的分类。点击这里会看到跟这个话题有关的一些文章。
我: 除了老三凯安是从小在北京长大,念中国幼儿园,一直到我们离开中国的前几年才转学;其他两个孩子,老大凯文和老二凯恩都是在北京读到8年级(初二),老大在朝阳区的一所私立学校,凯恩在一所重点学校,然后转到了国际学校。
现在,他们都已经大学毕业或者离开了中国的教育系统,希望凯文,凯恩,和凯安能够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看法,虽然是“后见之明”,也可以丰富我们的观点。
凯恩(老二):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不认为中国当地的学校适合每一个外籍学生,无论是文化上的冲击,还是紧张的课程,都非常有挑战性。此外,作为一个小学生,这种“局外人”的感受是很痛苦的,我将试图用很多年来理解自己的身份。当回归国际学校和美国公立大学,也会遇到挑战,因为我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的中国本土背景会被某些人瞧不起。
回想起来,这段经历还是给了我很多积极的影响。不过,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应对机制不一样,也不能一概而论。
1) 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它能让人的思想变得开阔,接受不同的意识形态,让我能很早就开始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为将来解读“主流”事实奠定基础。
2) 当地学校在管理和行为规范上比较严格,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更自律的生活方式,让我在职业生涯中集中精力、更努力地工作,并富有组织能力。
3)我很感激这里有便利的设施、生活方式,甚至给了我的某种“特权”。当然我明白,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很大一部分要感谢我的家庭和某种机遇。
4)对我来说,最大的优势是,在(当地)学校里我可以不用上英语课,但是必须要看很多英语读物。因此,和很多同龄人比起来,我的阅读量大、阅读速度也更快。就这样,我对阅读终生的热爱,也是在当地学校培养起来的。在4-8年级期间,虽然我每天只阅读1-2小时,回到国际学校时,我的阅读和语法水平,依然要高于同龄人。
5) 回顾我在当地学校的时光,就像在看一部别人的电影,一切都是那么不同。我认为,跨文化期间,本土学校的严格要求和对个性的压抑,以及作为“局外人”会遇到的问题,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要和精神压力作斗争。当经历过了这一切,我们对逆境的弹性也会提高,会更加期待新的风险、想法和未知挑战。
最后,有趣的是,当家长从外部审视这一求学经历时,往往过分强调“身临其境”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与我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比起来,语言学习优势,可能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因素。
我: 事后想想,如果你知道了这一切,还会去当地的学校吗? 为什么?
凯恩:很难下定论,因为这是构成我人生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经历过,我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不管怎样,根据当时的已有的信息和实际情况,你把我们送到当地学校的决定是正确的。
凯安(老三):正如您在上面提到的,我在当地学校的经历与凯文和凯恩截然不同。可以说,我的成长经历与典型的亚裔美国人的成长经历完全相反。因此,我并没有因为出生在一种被轻视的文化中而感到挣扎,也没有拼命想要成为某种文化的一部分,相反,伴随外籍身份而来的一些“特权”,反倒让我觉得不适应。
我在三兄弟当中是过得最轻松的,在当地学校,我的每一个转折点,都得到了特殊的对待和关注,简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我在本土文化中舒适地成长,也为亚洲的文化和传统感到自豪,因为我看到了它最好的一面,而不是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
这也导致了我与哥哥们截然不同的结果。从小在严苛的中国教育体制下长大,我习惯将自己视为精英,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更有道理。因为来自一个讲英语的家庭,也让我有优越感。
随着学校对数学和语言课程的重视,我开始变得叛逆,转而将更多精力专注在艺术课上,而在数学和语言课上则比较放松,没有花太多精力。因此,我没有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批判地看待不同的意识形态,开始变得懒于思考,甚至认为自己有偷懒的特权。
然而,当我进入国际学校后,一切都改变了。每一所学校,围绕在我身边的学生,都很不一样,这种差异让我感到无法适应。此外,因为亚裔口音和外表,我不得不面对强烈的校园欺凌。总之,一切都感觉颠倒了过来。这种强烈的文化冲击,也让我有一些新的感悟。
1)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很容易把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习以为常,他们对娇生惯养的生活方式也视为理所当然,而当地学校的孩子们却为安装了空调或晚餐能吃肉而欢欣雀跃……这种对比,改变了我对于自己,对于如何对待他人的看法,让我意识到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有多少是要感激我所处的环境,感激我的家庭。
2)因为亚裔学生会受到欺凌,我短暂地放弃了曾引以为豪的亚洲文化,决定尽可能地“掩饰”自己,这也引发了某种强烈的自我厌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消除这种自嘲式的幽默。然而,幸好有当地学校的经历作为基础,最终让我变得自信,不仅融入了西方社会,也为自己成长的文化感到自豪,而不是对它充满敌意。
3)最后,我比哥哥们更早地进入国际学校,没有养成努力、勤奋的亚洲传统习惯,相反,坚信自己很聪明,这导致了许多问题。随着中学课程越来越难,“我很聪明”的信念屡屡受到挑战。到了高中,我的哥哥们教我如何发奋努力。不管怎样,在西方教育自由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不满于学校的严格要求,这也促进了创造力和艺术激情的释放,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索自由,去寻求冒险和体验。
在阅读了哥哥们的文章后,我发现,这种经历是因人而异的,时间节点的不同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和凯恩的观点一致——成长,其实就源于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逆境和挑战。总的来说,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成长起来的,跨文化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无拘无束的视角。
凯文(老大):我认为我们在中国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奥运会前的中国确实是一个跟现在完全不同的中国。现今,在民族自豪感高涨的同时,人们对美国的态度也在恶化。我估计,当地学校的外籍学生的经历,会越来越像一个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学生移民搬到美国的经历。话虽如此,旅居中国的外籍人士和真正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所遭遇的经历还是有区别的:
1)旅居中国的外籍人士往往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舒适的家庭生活可能会让当地学生感到羡慕或嫉妒;
2)旅居中国的成年外籍人士,甚至不需要融入当地文化,所以他们的孩子基本不会经历父母被当地社会排斥,或是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况,即使他们试着去融入当地,也至少不会发生这些尴尬的事情。
3)外籍人员社区,一般都很强大,也没有因为与主流社会的种族隔离而造成耻辱感;有个问题是,旅居中国的外籍人士,虽然不会被中国人看不起,但是却有可能被其他国家人看不起。也就是说,同样是外籍人士,彼此之前也可能有歧视;
就我而言,我从来没有好好地融入国内朋友的圈子。我在当地学校的经历,类似一个在美国学校学会了英文,交了一些美国当地的朋友,但是主要还是停留在中国学生圈里的中国学生。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深入了解中国当地文化和人民,也没有更透彻地掌握汉语。
因为缺乏自律,当我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会有极大的动力和激情;但是当激情消退,我会缺乏坚持的毅力。在这方面,中国当地学校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它教会了我纪律的重要性,并帮助我提高了记忆力。虽然“死记硬背”有很多缺点,它却能帮助我理解生活中的大框架和某种结构的用处和需要。这和国际学校所提倡的创造性是完全不同的教育风格,让我找到了一种平衡,让我根据需要,自如切换。
最终,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律,我认识的每一个在当地学校上过学的外籍人,都能收获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并汲取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只有真正经历了集体思维和独立思考这两种思维模式,你才有可能理解集体思维的好处,公正地判断它的优缺点。接触和了解一些共产主义,对那些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长大的人,尤其有益,因为许多美国人完全排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哪怕它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至于跨文化交流的最佳年龄段,我认为初中和小学高年级是最好的。k-3年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温和、鼓励的环境,要比纪律严明的环境,对孩子更有好处。在这样的年龄段,孩子应该被鼓励去发现,而不是遭遇更多的磨练。到了中学阶段,是学习纪律和行为规范的时候,也是孩子们的思想开始封闭,开始有小集体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强迫他们走出文化的舒适区。
之后的高中阶段,则因人而异。我认为,给孩子一定程度上探索和试错的空间,更有利于青少年发现他们的激情,去做他们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
综上所述,对于旅居中国的外籍人士,在旅居期间送孩子去当地学校读书有很多好处,但也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段。
我: 谢谢你们分享的个人反思。没人想过跨文化的时机问题,但是它却如此关键。
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肤色差异的问题。同样是外籍人士,白种人可能会吸引一定程度的兴趣或尊重,而黄种人,甚至是黑种人,则未必。
父母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孩子因为性格的不同,对文化冲击和友谊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我倾向于认为,当地学校的经历会让你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作为一名母亲,观察你们的反应和态度,得出的不同见解和结论,对我很有启发,相信这对其他类似问题的父母也会有帮助。谢谢你们!
欢迎关注与转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