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在2009年暑假写,2017年再发布的文章。每次发布都有不一样的原因。今天再次发布是因为智慧妈妈第二轮的督导课快要结束了,我跟督导师们也学了一个意外的,却非常宝贵的功课。第一轮的督导课是每周一课,三个月就完成的课程。虽然课程内容的量和节奏让大部分学员感觉喘不过气来,但是80-90%以上的学员都在毕业典礼的时候追上了听课,完成了作业。在结束后的问卷里,几乎每一个学员都反馈了这门课需要放慢,给学员们多一些时间来操练和消化。我非常用心的阅读了并回复了每一个问卷里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到了第二轮督导课的时候,我跟大V店的工作人员坚持了一定要放慢脚步,每两周进行一门课,给学员们更多时间去好好的消化内容。要提交的作业也从4-5题必须回答的问题降低到每一课1-2题。但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了的事情却发生了。。。 我们本来期待完成作业的学员们的比率会提升到接近100%,但是交作业的几率却大大的降低了。督导师们绞尽脑汁鼓励学员交作业,不仅敞开自己,分享自己的作业和软弱,也用各种鼓励来催促学员们要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完成作业。让我们惊讶的却是有些学员甚至会感觉督导师的催促是因为自己的工资跟完成作业的学员挂钩!这种猜测不仅不正确,更要害的是把完成自己的事的责任推卸了给别人。完成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比如督导师的工资),而是为了自己付学费报名的初衷,那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幸福!(督导师的费用少的可怜,也不跟完成作业的学员有关!她们的热心完全是出于想要见到学员们因为自己的改变而经历的好转,也愿意分享自己走过的过程而体验到的喜乐)! 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把作业参与率大大下降的原因做了以下的总结:
学员们得到了努力为他们争取的时间,却没有用来好好的消化,反而变本加厉的满足了她们的学习贪婪,报了更多门课程要学习。她们想象每两周一次的课程可以慢慢的做,以后漏了可以再补,却没有意料到做作业和消化的节奏的重要,结果就是先去应付节奏比较快的课程,这边就渐渐放弃了。然后在督导师的各种鼓励和催促下寻找各种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交作业。
每门课的答疑空间的问题应该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也应该能更明显的看见学员们的变化,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个空间没有被好好利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也跟课程内容有越来越少的关系。更让我失望的是从学员的提问,能看见提问人有没有完成作业。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提问,跟没有学过课程的学生没有差别。要是花了学费为了能随时有事就进来答疑空间提问让我能继续帮助你见招拆招,其实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而且也不会产生你最好的结果,因为这是治表不治本的缺乏智慧的行为。这门课就是为了深度治本而浓缩成为人数少,近距离的深度学习。很遗憾的是课程的每一方面的资源都没有被学员好好的利用。
每个督导师都是自己已经学习过、实践过,被滋养过的过来人。她们热情的想要把自己得到的一份祝福,友谊,和帮助传递给每一个自己督导的学员。很遗憾的是,很多群因为学员们没有交作业,不愿意敞开自己,只愿意跟督导师私聊,而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在群里的“第二家庭”重新被养育的机会。现在课程将要结束了,这个家庭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我想这应该是最大的遗憾。
下面的内容将会是以前两次的内容。我的观点越来越坚定 — Less is more。这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成为我们抗拒这个社会的肤浅的生活方式。认可它,就要去活出来。
2017 年的前言
这篇文章是我在2009年7月2日所写的文章,是在《下一代的竞争力》刚出版不久以后写的。到现在2017年已经八年了,我的感受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迫切了。这么多年,我在国内接触的人都在不断的想方设法的“加速”。企业要“加速器”;拔苗助长的家长们恨不得孩子马上就长大成人,对孩子的各种不完美和天然会有的不成熟表示不耐烦和各种急躁、焦虑;爸爸妈妈们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方面也有同样的急躁和焦虑。
这几年我们离开中国以后,线上课程泛滥,我又遇到了另外一种焦虑,叫做父母的“学习焦虑”。我把这种焦虑比喻为“学习贪婪”:我们总觉得自己学习的不够,更觉得学了知识以后还要学更多的知识。但是其实我们是在给自己一个知识的“消化不良”,也在膨胀我们的大脑,让自己自以为是的感觉自己知道很多。同时,我们不但更容易骄傲的论断那些做不到书本中所说的其他人,也因为做不到自己所学到的,于是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和自责。
现在我更提倡 Less is More。美国最伟大的一个总统就是林肯总统。他说他一辈子只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他做律师所需要研究的法律书。他之所以能够看清楚这么多事,坚持把事情的最根本做好,放弃周围不根本的东西,也是因为他能把他所知道的做到最好。其实要把人生活的很好不需要更多的知识,而是需要应用我们知识的智慧和能力。要弄明白道理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应用和操练。还有下面这篇文章所说的“应用的速度”。
Less is More。慢胜过快。在这个信息泛滥的世界,我们不断的在强调效率和速度,却忘记了生活有自然的节奏。细胞需要繁殖和成长,但是成长和繁殖太快的细胞叫做癌细胞,是会杀死我们的。不要患了“学习焦虑”而让你的知识成为杀死你的“知识癌”,而是要让你的知识成为正常的、慢速成长的健康细胞。
同样一个东西,因为使用的方法、速度、和心态的不一样,会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一个是生命中的享受和祝福,带来的是身心健康的增加;另外一个带来的只有诅咒、痛苦和身心的伤害。一个给周围用酒的人带来的反应是乐趣的分享;另外一个带来的只有反感,甚至痛苦。一个是使用酒来建造人;另一个是被酒控制而带来对人的伤害。我目前想到的这一些比喻只是一个开始。
我记得大学毕业以后,每次回家总是期待着跟爸爸一起坐在地下室的私人电影院里面,手中拿着一小杯 XO 酒,慢慢的,整晚的抿着一小滴一小滴的酒,鼻子里闻着葡萄的香味,舌头尖品味着酒香带来的感觉,后面放着爸爸热爱的古典交响乐或歌剧,思考一些大大小小的人生的问题,跟爸爸进行一些精彩的讨论,真是彻彻底底的在各方面都享受到了。那一杯酒代表了多少生活的美好享受,多少的回忆,总是依依不舍的不想让杯子里面的酒消失的太快。不同的是,每次酒席看见别的叔叔挑战爸爸一杯又一杯的白酒快速的灌下去,坐在旁边的我和妈妈只能感到焦虑、反感,甚至有一点无奈,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爸爸要面对的挑战和事实,可是总是为了酒席结束后他身体要承担的代价担心。有一次,我看见爸爸酒席后,连续吐了一整晚,痛苦的样子在酒席的亲朋好友是经历不到的。那时候,我一点不理解酒到底有什么好处,而这个酗酒的游戏是多么没有意思,多无聊!但是,移民到加拿大以后,我母亲每晚会慢慢的喝一小杯 XO 酒来保养她的身体——她到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仍然很健康。40多年前,她的中医建议她每晚睡觉前要喝一小杯 XO 酒,我母亲每晚坚持到今天,这对她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我会提这个题目呢?今早有一位家长很热情的告诉我他对我新书的反映,而且很高兴的说书里面有好多方法他可以马上去做。当时,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安,可是脑子又没有转得足够快到让我当时就能表达出来我为何不安。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到了用喝酒的比喻来表达我的感受。我很认同这位家长的热情,因为每当我读了一本好书,引起我思考以后,我总是想要马上就去实现里面的新概念。可是,我想提醒每位读者,这本书是累积了我15多年的经历,不是几个月就马上会有成果的。还有,我常常会从别人身上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或方法,可是发现用在我自己身上却完全没有效果,或者给我带来失望。当编辑建议我分享一些比较具体的方法时,我的担忧就是家长们会纯粹模仿式的去使用这些方法,然后对结果感到失望,因为这些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家长们自己或他们的孩子。我希望我书里面建议的方法只是家长的一个开始点,而不是终点。就像好酒一样,我喜欢品味的酒你不一定会喜欢,我喝的速度你也不一定会满足。要是我建议你喝 XO,然后你马上在一小时内喝完了半瓶,我可以保证你马上就会醉,甚至会吐,而且明天还会大大的头痛。方法要是慢慢的使用,效果肯定跟加速的、“酗酒“式的使用有极大的不同。育儿的原则是一生的工作和摸索。 我如果建议了你们在家里做试验,说不定会给你们全家带来无比的乐趣,可是也说不定会给你们全家带来的只有很多不好收拾的混乱。总之,方法只是方法,是个中性的东西,重要的还是使用方法的动机、速度、认可度和坚持度。
当你开始走上这些脱离教室的教导机会时,请记住:
你自己也要能够享受这个活动。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如果你要帮助孩子找到一个乐趣,最大的可能就是从自己的身上开始探索,因为孩子的基因是你的。要是你小时候总是想要学习琵琶,可是没有空间或机会去发挥,很可能你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倾向。要是你对网球一点兴趣都没有,那就不要期待孩子会在网球上启发出太大的激情。最好的是你们亲子一起寻找和发挥同一个乐趣。还有,亲子能够一起陶醉在同一个嗜好里面是多美好的事啊!
不要时时刻刻的问着孩子看他喜不喜欢这个活动,或是太早论断这是不是他的激情所在。摸索和探讨是一个冒险。没有人能够保证结果,可是你如果享受这个探险的过程,那么可以保证一定会有收获,而且也对你们的亲子关系一定有益。
激情会变。我在书里面提起过老大凯文对微积分开始没有兴趣,但是他还是报名参加了微积分的课,最终,这引起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关键问题是如何点燃激情的火花,然后如何引导这些火花的发展。这绝对不是用一套方法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去学习和享受的生活的艺术。
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内容的讨论,我们能够有一个互相支持的群体,一起来探讨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孩子使用。
欢迎关注并转发: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