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
写在前面
很多北美儿童心理辅导专家都会使用这部电影来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疏导他们的情绪。这部电影也是家长可以用来彼此了解家人情绪的好渠道/工具。我组合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电影评论供家长们参考。希望你们全家看完以后也能用来启动很有意义的家庭讨论!
一些《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文章
从心理学角度:《《头脑特工队》背后的儿童心理学[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评论:《电影也会思考吗?皮克斯的新片《头脑特工队》说能》
从教信仰角度:《要“快乐”,就要赶走“悲伤”?》
从基督徒父母自我成长和陪伴孩子成长的角度:《谁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最近看的好多篇《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里面,这段文字最触动我心,抓住了从父母角度育儿的核心重点:
“为什么孩童(甚至包括成人)要隐藏真实的自我,回避悲伤情绪?因为比起喜乐,悲伤是内心最脆弱也最柔软的情感,也是最容易被伤得体无完肤的情感。一旦坦露后,如果不被接纳和理解,反而遭遇冷漠或嘲笑,自身就会不再轻易继续坦露,而是用很多的盔甲将自己严严实实武装起来,变得设防、强悍、冷峻、坚硬、过度独立孤傲”
“不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有自觉的勇气,更需要自我痊愈的时间和空间——有很多的成长记忆需要梳理,有很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医治,有很多的思维模式需要扭转,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我们这一代是一边自己成长一边陪着孩子成长。我们都不愿重复上一代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但偏偏我们容易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欢迎关注并转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