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蒋佩蓉

很多基督徒反对心理学,佩蓉老师怎么看?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我们的信仰有很多教派,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也有很多不同的派系,也都有彼此矛盾的地方。就像有人认可西医却排斥中医,也会有人认可心理学有人会排斥心理学。我个人的看法就是生病看医生,情绪出了问题去看心理医生,没有必要谈什么来源。我非常认可中医,受益于中医很多,也不会觉得中医的草药来源符不符合我的文化。再说,除非你是犹太人,任何其它的发明都来源于不同的文化,难道你也要因为数学来源于阿拉伯而排斥数学吗?对我来说,这种逻辑很荒谬,站立不了。


所以简单的总结就是我认可某些派系的心理学,也不排斥心理学。就像找医生的时候,我会去研究这个医生的历史和口碑,因为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平等,寻找心理辅导的时候,我也会去考察,寻找最适合我的,技巧和口碑最好的心理辅导。



以下是在督导群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另外两位督导师给的看法,也说的非常棒:



妈妈督导师:

几乎所有的经典心理学流派的创始人都是犹太人。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卡尔罗杰斯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他本身成长于慕诗家庭,曾经就读于什学院。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共情理论”是现在几乎所有心理学流派所共同接受。卡尔罗杰斯提出:改变产生于人有不改变的自由以及长久不改变的爱。而这正是上面的老爸做的,他给我选择吃生命树还是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而且不论我的选择是什么,他对我的爱都不改变。


我最近在学习心理学,我觉得每个心理学流派都有一些make sense 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与圣经的一些教导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当然有一些流派离真理远一些,一些近一些,但是我总能看见一些基督教的影子。比如后现代的叙事疗法,我们的长兄就是一个讲故事高手,故事里带着医治。


我觉得很遗憾,基督徒在各个领域撤退,觉得那些是不洁的,是异教的。结果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地带,被非真理占领。比如现在认知行为心理学派特别推崇正念。这个正念来源于佛教。其实,基督教有源远流长的默想传统,比正念要好得多,但是却不被世人所知......


长兄曾经对爸爸说:“我不求你使他们离开世间.....”。基督徒应该积极的入世,把天堂带入人间



爸爸督导师:

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


谈到如何看待“心理学和信仰(特指基于圣经的基督信仰)”,那先了解一下心理学的位置,一般来说,科学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而心理学是思维科学的细分学科之一,思维科学还包括哲学、逻辑学等等。


人们惯常认为,科学跟信仰是对立的(我们学生时代受的教育,甚至往往让我们误以为,科学家都是无神论者),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其实是立不住脚的。


从信仰的角度来说,祂创造世界万物,并赐给人以智慧,使人有能力去理解和认识祂所创造的万物(人通过观察、试验去认识和理解万物,而这一过程,恰恰就是科学的发展史),我认为,这种能力来源自祂,并不违背圣经,祂并非让我们做一个无知的人(相反,祂愿意我们去认识祂所创的万物,看到其中的美好,并享受其中)。


但人毕竟是一个“有限的受造物”,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有限的(比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这个波段的光,紫外线和红外线以外的光都看不见,我们的耳朵只能听到一小段频率的声音,次声波和超声波我们都听不见,我们人造的各种仪器、试验设备,都有精度的限制,等等很多)。当我们通过这些有限的“身体器官”和“仪器设备”去观察、感知、认识、理解周围万物的时候,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纵看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就是在不断的重复“新结论推翻旧结论,新结论再次被更新的结论所推翻”的过程(比如地心说、日心说、牛顿力学、相对论等,没有哪个理论,是绝对真理)。


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在自然科学中,没有绝对真理,但不意味着,那些“错误的、不精准的科学发现”就没有用处,比如,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以牛顿力学为理论基础,造出很多的机器设备,用于减轻体力劳动等,人们仍然以经典电学为理论基础,造出包括电脑、手机等。


同样的道理,在思维科学领域(比如哲学、心理学、思维学等),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大脑中的思维活动”时,也由于人的“有限性”而无法得到“绝对真理”,不同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些不同的观点,构成了不同的派系),虽然不是“绝对真理”,但仍然能指导人的生活,就好比,中医和西医虽然对身体疾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医治疾病。


即便是对于信仰本身,如果不是祂亲自启示,我们也是得不到“绝对真理”的(或许,我们永远也得不到,“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不同的人对于信仰有不同的理解,这本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地方在于,不同观点的人彼此论断、彼此仇视、互不认同,这是“信仰宗教化”的根源,直接导致那么多宗派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圣经中,是有启示的。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前4:7】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中,有很多的科学家对别人不同的理论,往往都能带着“赞赏之情”相互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借鉴,而教会中,不同的宗派却“相互攻击,互不来往”,想想其实挺汗颜的。圣经中说的多好,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4】


总结来说,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种,都是祂所创造的,没有一个例外。这些人,都有祂的形象,也都有祂给与的不同恩赐,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个世界(包括人自身)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没有哪个人的认知和领受,是“完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除了道成肉身的祂),所以,我们不应该“二元对立”,不应该视科学为“洪水猛兽”或“异端学说”,不应该单单以某学科不是起源于圣经或犹太民族,就视其为邪恶或不洁的。


很多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是非JIDUTU的人发现,而就成为谬误,比如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是屠呦呦发现的,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不信主,就否定她这一发现的正确性。对心理活动的认知,也同样的道理。孔子的很多观点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很多基督徒只看圣经和解经书,认为其他非基督徒的书,都是世俗的,异端的,从来都是“唯恐避之不及”,是非常遗憾的。


至于如何选择,如何确定某个学说(或理论)是否适合自己,佩蓉老师说的太好了,我们要用祂所给我们的智慧,去考察,去了解,去对比,通过了解其历史案例和口碑,来进行选择。好在,我们的父是活的,是随时做我们的帮助的,是可以与我们交流沟通的,凡事凭着信心,就可以得到祂的引领,我们也必能受益。如果靠个人的聪明才智,想从世界那么多的派系中,找到“最好的”,可能永远也做不到,因为,或许这个“最好的”是不存在的,各自有各自的好,各自有各自的片面。







欢迎转发并关注:


256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